邦達集團 BANGDA GROUP - 以科技為動力 以質量求生存

漳州市博物館開設館藏書畫精品陳列等多個專題展
2018-11-09 11:23:28
漳州博物館內設“龍江長歌——漳州歷史文化陳列”、“海天云帆——漳州海上絲綢之路專題展”、“漳臺一家”、“宇內風華——漳州窯陶瓷藝術陳列”、“匠心獨運——漳州雕刻藝術陳列”、“翰墨飄香——館藏書畫精品陳列”等6個專題展廳和2個臨時展廳。
市博物館館藏文物一共有5115件/套,實際數量10976件。主要來自本館舊藏,考古發掘、公安、工商緝私移交,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文物局撥交,社會捐贈,社會征集等。
這些藏品反映了漳州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脈絡、文化風貌以及地域特色。如青銅時代虎林山遺址出土文物317件,明清時期漳州窯外銷瓷器905件與貿易貨幣“番銀”225 件,以及黃賓虹、齊白石、徐悲鴻、吳昌碩、吳作人、李可染等書畫名家作品1019件。館藏品按鑒定級別分,有珍貴文物1435件/套、一般文物3113件/套、未定級文物567件/套。
漳州與“海上絲綢之路”專題展
碧海云帆——漳州與“海上絲綢之路”專題展分為海洋文明,源遠流長;風云際會,月港崛起;大洋通衢,海貿遺珍三個部分進行展示漳州“海絲”發展歷程。
漳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對外交通和貿易中心,并一度成為官方唯一認可的民間外貿口岸,帶動漳州農業、手工業、工商業等全面發展,地產陶瓷成為最重要的貿易輸出品,對所到之國產生深遠影響。
沈柔堅書畫陳列
沈柔堅1919年10月出生于漳州詔安,肄業于漳州龍溪師范。1938年春,奔赴抗日前線皖南,參加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繪畫組,開始專業美術創作。建國后,他長期擔任上海美術界的領導工作,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委,中國版畫家協會副主席等職。
1998年7月沈柔堅遠行后,他家人為了繼承他的遺志,將他的繪畫藝術作品85幅以及實物等捐贈給漳州市人民政府,表示對家鄉深情的熱愛。展出的沈柔堅藝術作品,再次印證柔堅的藝術是故土哺育的,是與家鄉民眾心心相通,血脈相連。
漳臺族譜對接成果陳列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國家,中國姓氏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的發展。族譜是同宗共祖血緣集團和世系人物事跡的歷史圖籍,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尋根價值,并形成為有獨特內涵、浸潤著民族情愫的譜牒文化。
本展廳從源流篇、對接篇、先賢篇、謁祖篇、交流篇等五個篇章展示中華民族起源中原,播遷閩南,遷徙臺灣的歷史脈絡。
漳州窯精品陳列
漳州是中國外銷瓷的重要產地之一,陶瓷文化源遠流長。明清時期漳州月港興起,漳州窯瓷器成為重要的輸出產品,其獨特的文化韻味和藝術魅力蜚聲海內外。曾被國內外學者稱為“SWATOW(汕頭器)”、“克拉克瓷”、“交趾瓷”、“華南三彩”等瓷器,現經調查與考古發掘,證實其產地就在漳州地區。
這里展示的近三百件精品,分成漳窯、青花瓷、五彩瓷、素三彩瓷、單色釉瓷五個品種展示漳州窯瓷器的產品特色。呼喚曾經輝煌的記憶,追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勉勵我們繼續開拓奮進,構筑人類和諧家園。
閱讀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