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達集團 BANGDA GROUP - 以科技為動力 以質量求生存

廣州市文物局舉辦博物館文物保護培訓班
2018-12-25 10:51:44
為深入學習貫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廣州市博物館人才隊伍建設,9月5日至7日,廣州市文物局在從化舉辦了2018年博物館專業技術培訓班。各區文廣新局、全市各級各類博物館(含文物部門所屬博物館、行業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及局機關有關處室,近80人參加了培訓。
在開班動員會上,廣州市文物局歐彩群副局長帶領大家原文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摘編,并要求學員要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做到深學深悟、常學常新。培訓班邀請了廣州博物館館長李民涌、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書記牟遼川等博物館專家、管理者,分別從創新性展示廣州歷史文化、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做好博物館安全應急管理、如何讓南越國文化遺產在一帶一路活起來、新時代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博物館策展實踐以及宣教工作的探索等方面為學員授課。同時,邀請了法規起草組的專家暨南大學法學院劉文靜教授解讀《廣州市博物館規定》,還安排了《廣州市博物館藏品征集管理暫行辦法》等部門規范性文件的解讀課程。課程內容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引發了大家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培訓班結合當前博物館事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安排了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課程,授課方式深入淺出,進一步開闊了學員的工作思路,為全市博物館之間互學互鑒、加強館際交流搭建了平臺。
廣州博物館建于1929年,時稱“廣州博物院”。創辦初始,陳列和文物都較為簡陋,不久因戰亂而關閉。 1950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建立廣州人民博物館,隨后又組織了專業考古隊伍,進行考古發掘和收集文物工作。目前館藏各類文物五萬件,為研究廣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交通貿易,以及城市建設的發展,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歷史資料。
在鎮海樓西側,有1964年建的碑廊和炮座。碑廊立有古代碑刻二十三方;炮座安放有明崇禎年間至鴉片戰爭時期廣州地區鑄造的城防大炮,還有購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鋼鐵鑄炮。東側有1986年所建的專題陳列室,經常舉辦各種臨時性或紀念性的專題展覽。樹葉紋盞鎮海樓內陳列的是廣州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廣州歷史陳列》?!稄V州歷史陳列》以城市建設發展為主線,通過七百多件古代和近代文物、照片和資料,從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方面展示廣州兩千多年歷史變遷的軌跡,使人們從中了解廣州歷史發展慨貌和文化特點。
五層樓展區分布為:首層,廣州地理模型與廣州古城市示意圖;二樓,出土的新石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589年)的歷史文物;三樓,陳列隋、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歷史文物;四樓,陳列明清,特別是清代歷史文物;五樓,陳列鴉片戰爭后,即中國近代文物的歷史資料,說明廣州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廣州博物館下屬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和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兩個分館。
博物館展館是在1992年新建的,是一座具有現代化設施的新陳列大樓,樓的四面都是白色的浮雕,陳列面積2197平方米,陳列大樓的南邊,露天陳列鴉片戰爭時期中國軍民抗擊英國侵略的3尊鐵炮以及300多年前墜落在英德縣的一塊8000多斤重的隕鐵。2003年,廣東省博物館計劃在珠江新城建新館。新博物館與廣州歌劇院隔路相望,建成后將與廣州歌劇院一起成為廣州市標志性建筑。新館規劃用地面積410269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可建45130平方米,加上地下面積可建35250平方米,總體可建面積80380平方米,大大超過舊館面積。計劃投入9億元(1億元用地費),其中場館建設資金8億元,與首都國家博物館持平。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建設用地位于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瀕臨珠江。屆時,廣州歌劇院、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將并列于新城市中心軸線兩側,與中央林蔭大道、濱江綠化帶共同形成廣州文化藝術廣場,構成珠江北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閱讀 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