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達集團 BANGDA GROUP - 以科技為動力 以質量求生存

109年前香洲開埠珍貴文物入藏珠海市博物館
2018-12-28 09:08:19
1909年,由澳門愛國商人王詵、愛國華僑伍于政和戴國安、馮憲章等開明士紳聯名提議、民辦官助的“香洲開埠”在香山縣山場鄉和吉大鄉交匯處的沙灘環開工建設,在珠海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時隔109年之后,2018年8月14日,王詵的孫女王偉頤女士以83歲高齡,冒著臺風,從香港專程蒞珠,向珠海市博物館捐贈多件香洲開埠珍貴文物資料。
香洲開埠是珠海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當時國內改革政策的產物。清末時期清政府為了擺脫日暮途窮的局勢,采取優惠政策激勵商民振興民族經濟,鼓勵華僑實業界回國投資建設。受此優惠政策感召,澳門紳商王詵和歸國華僑伍于政等人聯名提出在香洲沙灘環(即今天的香洲榕樹頭及周邊地帶)興建商埠的計劃,獲得批準。清宣統元年三月初三日(1909年4月22日),香洲商埠舉行盛大開埠典禮。出席這次典禮的有廣東、香港和香山的官員和商界人士,賓客上萬,盛況空前。
王偉頤女士捐贈的清宣統元年《廣東香洲商埠稟奉批準奏咨存案章程附本埠輿圖》詳細披露了香洲開埠的核心細節。此件文物反映一個重要細節:香洲開埠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抵制澳葡當局,以爭民族利權。19世紀下半葉,葡萄牙在英國支持下,悍然使用武力霸占澳門,實行殖民統治,并不斷擴占周邊各鄉村土地。香山人民無比義憤,奮起抗爭,開辟香洲商埠為“釜底抽薪之計,使彼狡謀莫逞”,“為今之計,莫妙于附近自辟港埠,以為抵制之方”??梢?,同盤踞澳門的葡萄牙人斗爭的政治因素,也是促成創辦香洲商埠的重要推動力。
此次捐贈文物十分珍貴,填補了館藏的空白,和此前館藏的《百年香洲》老照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香洲開埠初期的歷史面貌。前者屬于規則、地圖,后者是開埠奠基一周年紀念活動的狀況。兩份資料珠聯璧合,互為補充,和香洲現存的幾處開埠初期的古建筑一起,增添了老香洲的歷史韻味,共同構筑了老香洲的歷史底蘊。
珠海市博物館由九洲城改建而成,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古樸優雅的建筑風格,成為國內有特色的園林式博物館之一。藏品包括陶瓷器、青銅器、書畫、玉石器、竹木漆器、雕塑、璽印、錢幣、少數民族工藝品等21個門類,既有新石器時代晚期珠海先民的生活生產用具,又有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珠海歷史名人的文物資料。以堅持“熱愛本土、關注本土”為宗旨,弘揚珠海本土優秀的歷史文化和地方藝術,現有展廳17個,展出珠海歷史名人事跡、歷史文物和藝術作品等,為觀眾提供高品味的文化空間。在這里,人們可以欣賞到珠海地區古代的歷史文化成就和燦爛的歷史遺存,是珠海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歷史文化展示的重要基地。作為特區對外宣傳的窗口,同時積極引進和承辦宣傳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專題展覽,先后與多家知名單位開展了多層面的學術交流和文化交往活動,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已成為珠海城市品位和城市文化形象的代表之一。
閱讀 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