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達集團 BANGDA GROUP - 以科技為動力 以質量求生存

宜昌博物館新館接收4萬余件文物大搬遷
2019-03-22 11:10:37
5月18日,總投資7.36億元的宜昌博物館新館,將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主體建筑4萬余平方米的新館,歷時六載,經過近百次的修改,將以10個板塊、33單元的規模,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新館分為地上3層和地下一層,主體建筑面積43080平方米,展陳總面積則達到了15247平方米。
在一樓的物競天擇廳(貝寧廳),大樹、巖石、草地等已初見雛形。靠里面擺放著一具非洲象的標本,整個身體用施工膠布遮蓋著。據介紹,由于大象身子太大,在展廳安裝大門之前,已在去年底,將大象先期運進來安防到位。據介紹,部分大型展品,在隨著內部裝修布展的進行中,已先后進入到廳內。宜昌博物館于2017年3月與美國“環球健康與教育基金會”簽訂了動物標本捐贈協議。目前,展廳內來自各大洲的120余件標本,已先后抵達宜昌。屆時,市民們將在這里,目睹到各大洲的風采。
在老博物館二樓,大量制作精美的皮影,被工作人員整齊地擺放在地上。今年81歲的民間故事大王劉德芳,正蹲在這些皮影前,一個一個細心地查看。
據工作人員介紹,老館內存有千余件從民間收集過來的皮影。這些皮影,將由劉德芳進行分類,再整體搬運到新館展出。“一套齊全的影像有人物72個影子,240個‘頭子’,人物有頭、上身、下身、兩腿、兩上臂和下臂以及兩手共十一件連綴組成。”有10多年皮影表演經歷的劉德芳,拿著一件穆羽(穆桂英父親)的皮影告訴記者,從2月26日開始進入館內,對每套皮影戲的皮影進行歸類。
銅鏡裹了好幾層4萬余件文物將整體大搬遷
宜昌博物館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大道115號,該館前身是1980年4月成立的宜昌地區博物館,1992年4月宜昌地市合并,更名為宜昌博物館。據有關數據顯示,該館有館藏文物3萬余件,其中,經建檔的三峽宜昌地區內出土文物藏品17035件,主要為當陽趙家湖東周楚墓,宜昌市前后坪秦漢墓,宜昌中堡島、枝江關廟山等新石器時代遺址。種類有陶瓷器、青銅器、玉石器、金銀器、漆木器、書畫等。館藏精美文物曾先后到香港、臺灣、巴黎及廣東省展出。
閱讀 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