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達集團 BANGDA GROUP - 以科技為動力 以質量求生存

與端午有關的文物,你知道多少?
2022-06-09 10:39:13
小編把最近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了整理,從各大博物館典藏的文物出發,來“扒一扒”流傳了千百年的端午文化。
【端陽故事圖】
《端陽故事圖》是清乾隆年間宮廷如意館畫師徐揚所創作的一副絹本設色畫,分八個畫面,分別描繪了端陽節也就是端午節期間的主要民俗活動,集中表現了歷代各地的風俗習慣。每開均以隸書題寫畫名,并以行書對畫作加以注釋,以便讀者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
目前由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屈原圖】
《屈原圖》是近現代畫家傅抱石所繪,橫109.3cm,縱62.2cm,由傅抱石夫人羅時慧捐獻,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自20世紀40年代起,傅抱石就開始為屈原造像。一方面是因為他服膺于屈原對國家的忠誠、高尚的品格以及在文學上的偉大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抗戰年代里,他曾與老友郭沫若先生一同通過屈原這一偉大形象宣揚愛國主義精神,以喚起國民的戰斗情緒,挽救國家民族的危機。
圖中的屈原立于江畔,原本清瘦的面龐籠罩著悲憤抑郁的神色,雙目微合,陷入沉思。在種種殘酷的現實面前,他沒有失魂落魄、無所適從,依然表現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豪邁氣概和矢志不渝、寧死不屈的高尚氣節。
此后,關于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但其中紀念屈原的這一說法更為普及和家喻戶曉。
【五彩張天師斬五毒盤】
五彩張天師斬五毒紋小盤,明萬歷年間,高1.9cm,口徑10.6cm,足徑6.6cm。內外青花五彩裝飾,內底繪張天師斬五毒圖。從盤上的裝飾題材來看,這應是一件萬歷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為宮廷燒造的供端午節使用的應景物品,盤中的圖案有著“祛毒辟邪”之意。
如今,這個五彩張天師戰五毒盤,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內。
【明黃色緞地平金銀彩繡五毒活計】
清代滿族人的習俗,特別喜歡在腰帶或領襟之間的紐扣上佩掛各種日常隨手可用的小雜品,如荷包、扇套、香囊、鑰匙袋等,通成為“活計”。這些活計既有實用性,又有美觀性,并往往會根據節慶時令的變化而佩掛紋樣形制不同的活計。
目前,這套清同治年間的“活計”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兒童斗草圖】
端午還有一個斗草的習俗,而且深受人們的喜愛。而清朝金廷標的這幅《兒童斗草圖》就比較有代表性,圖中描繪了許多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們的大型斗草現場。
有的以比賽采得的花草作對,這是文斗;有的把葉柄相勾拉拽,也稱“拔根兒”,就是武斗。圖中下方紅衣孩童蹲地所拔的是一種根莖非常堅韌的“車前草”,不怕車輪碾壓,人畜踩踏,也不會死,被成為斗草中的“王者”。
此畫縱105.3cm,橫79.5cm,紙本設色,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這些妙趣橫生、形式各樣的藏品,不但向我們展示了古人在藝術創作、生產工藝等方面的高超技能,更傳承了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這些飽含歷史和人類文明的文物珍品,都是值得用心收藏和保護的。
針對不同的藏品,就需要配備與其相適應的儲藏架。比如陶瓷、玉器等易碎品藏品,需要配備相應的防震軌道;而超大超長超重的藏品,需要使用重型密集架技術和產品;而油畫等又長又窄又高的壁掛類藏品,則需要配備底部、頂部雙重的帶滾輪安全防護裝置。與此同時,藏品庫的各類因素也需要考慮進去,例如庫房門、室內環境檢測和控制、照明、消防、安防和庫房智能化數字化管理等等。
不得不說,在文物珍品的收藏保管方面,提供文物庫房整體解決方案及一體化服務是極其重要的。而邦達集團在這一領域的深耕細作,也正是為了切實做好歷史文化的守護者,為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
迄今為止,在邦達的客戶名單中,僅文博類的就有上千家,不少博物館、美術館是長期合作的。其中,承接過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廣東省美術館改造設備購置項目就分別達12項、8項和5項之多。
最后,端午佳節之際,邦達集團在此也祝愿大家端午安康。
閱讀 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