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公司動態
邦達集團 BANGDA GROUP - 以科技為動力 以質量求生存

揭秘湖州市博物館“鎮館之寶”
2018-08-23 09:49:31
在市博物館的“吳興賦——湖州歷史與人文陳列”中,有一件東漢末至三國青瓷四系“茶”字罍。它圓唇直口,豐肩鼓腹,平底內凹。肩飾兩道弦紋并橫置對稱四系,腹部飾印套菱紋和菱形填線紋的組合紋。施釉不及底,色呈黃褐,釉色光潤,掛釉明顯。胎質較粗松,呈醬褐色。其肩部刻劃有字符,有學者認為是隸書的“茶”或“荼”字。因為這個字,這個原本看起來很是普通的貯存器成了舉世無雙的孤品。
這件“鎮館之寶”出土于1990年4月。當時,在距湖州市西北約12公里處的原弁南鄉羅家浜村窯墩頭西側,當地農民在取土時發現一古代磚室墓,考古人員發現了它和多件器物。
據介紹,這件器物的燒制地已基本確定,在胎質、釉色及制作工藝上與湖州灣山東漢至三國窯群,及埭溪與德清交界的龍山西晉青瓷窯址的產品多有相似和淵聯,可以判斷為湖州本地的德清窯系產品,德清窯系在東漢至三國期間正值鼎盛,作為該時期的產物,這件青瓷精品對有關德清窯系燒造青瓷的歷史流變,頗具研究價值。
湖州素有名茶之源、《茶經》故里等美譽,也是唐代著名的“茶都”。中國最初產茶是巴蜀和吳越兩地區,湖州也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地區之一。“茶”字罍及盆、勺、碗的組合出土,進一步證明了湖州茶事的興盛,對湖州茶文化的興起,以茶作聘禮的舊俗和茶具等的研究,都具有較大的參考意義。
閱讀 1504